水產前沿網獨家報道,70天25頭,土塘畝產2500斤!這家苗企低調發力幫養殖戶賺大錢 文/水產前沿李釩、植銀素、何鴻浩 2021年,福建龍海紫泥康老板,2畝土塘投苗14萬尾,70天便長成25頭/斤。短短兩個月吃料130包(5200斤),2畝塘共抓5100斤,畝產達到2500斤! 另外,海南文昌翁田鎮海水養殖符老板,3月26號放苗75萬尾斑節苗,150天養成規格達10頭/斤,出蝦高達27000多斤。 他們都選擇了一個品牌的蝦苗——海南海聯水產種苗有限公司。 被譽為“黑馬”的蝦苗企業,有幾個特征,一是質量的檢驗,在最挑剔質量的江蘇,最高技術代表的福建,站穩腳跟;二是擁有投資的實力,滿足擴張需求;三是保持進步的速度,不被拋下。 南美白對蝦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基礎和頂層設計,我們尤為關注行業中意見領袖的聲音。此次,《水產前沿》計劃開展主題為“對話大咖,洞見未來”的“中國對蝦產業高端訪談”活動!爸袊鴮ξr產業高端訪談”活動將貫穿2022年全年,涉及飼料、苗種、動保、設備、養殖、流通及加工全產業板塊,志在通過線上采訪的形式促進企業交流,串聯行業板塊,預見產業未來。 本次訪談,我們邀請到海南海聯水產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高楊,一起聊聊海聯的發展。 黑馬海聯,年銷苗量60多億尾 水產前沿:海聯公司相信觀眾朋友已經不陌生了,很年輕,被稱為近年來種苗行業的黑馬,請您介紹一下海聯公司發展的幾個重要節點。 蘇高楊:2006年開始探索育苗,核心創始團隊一直奮戰在育苗一線,逐步攻克技術難點,優化育苗技術體系,到目前已擁有一批專業化技術團隊。堅持科學、生態育苗。 2014年,成立更加規;、專業化的育苗公司,海聯種苗正式切入對蝦種苗市場。又經過兩年的摸索,2016年“海聯1號”蝦苗在福建市場上一炮打響,當年就賣出5個多億尾蝦苗,市場反饋效果非常好,更有養殖戶排隊搶苗。為滿足各種養殖模式需求,我們在種源的選擇上,因地制宜選擇最佳種源品系,也形成了“泰聯種苗”、“好大壯種苗”子品牌。 經過幾年的穩步增長,目前海聯在海南已擁有2個種蝦基地,4個育苗基地,共計18000立方育苗水體。在廣東、福建、浙江、山東、江蘇、廣西、遼寧、新疆等地區共有12個直營場。白對蝦苗年銷量超60億尾,金剛蝦苗超7億尾。 近兩年,市場需求的增長,為滿足產能,我們正在海南東方籌建一個高標準的育苗基地,同時打造在數字育苗管理系統。 水產前沿:2021年海聯種苗在養殖端的成績,可以介紹一下嗎? 蘇高楊:2021年,我們銷苗量60多億尾。用養殖戶的話來說,海聯蝦苗最明顯的特點是長速快、抗病力強、整齊度好。除此之外,還具有適應性廣的特點,淡咸水養殖都適合,在精養土池表現尤為突出!昂B摗逼放频奈r苗去年到現在整體的成功率在8成左右,個別地區甚至達到了9成,例如山東的工廠化養殖、如東小棚養殖。 2021年,福建龍海紫泥康老板,在2畝土塘投放“海聯1號”品牌蝦苗14萬尾,規格P10蝦苗,70天便長成25頭/斤。生長速度快,均勻度好!短短兩個月吃料130包(5200斤),2畝塘共抓5100斤,畝產達到2500斤,成活率9成! 另外,海南文昌翁田鎮海水養殖符老板,3月26號放苗75萬尾斑節苗,150天養成規格達10頭/斤,出蝦高達27000多斤。引得周邊養殖戶紛紛前來學習。除此之外,福建東泗、海南長坡、如東、營口更多不同地區的養殖戶,都以優秀的養殖成績驗證海聯蝦苗的質量。 穩抓質量,無懼挑戰 水產前沿:您覺得當前種苗行業的競爭態勢是怎么樣的?對于苗企而言,面臨什么機遇和挑戰? 蘇高楊:一方面,大型苗企持續擴張,不斷吞并落后產能,苗企的規模優勢逐步顯現;另一方面,依然有不少新苗企在快速成長成為蝦苗行業的中流砥柱。整體來說,蝦苗行業整體處于良性發展階段,同時也存在大量的機會。 這背后說明養殖端對苗種的鑒別能力在提升,魚目混珠的現象越來越少。同時養殖戶也愿意為好苗出更高的價格,對于主打高端優質蝦苗的海聯來說,無疑是件好事。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高優質蝦苗的生產水平,打造海聯蝦苗核心競爭力,為養殖戶創造更高價值。 水產前沿:據了解,去年海聯在翁田基地的建設改造上投資頗大,可以具體介紹一下翁田生產基地的情況和亮點嗎? 蘇高楊:海聯種苗翁田基地場區占地面積約30畝,生活區、辦公區、生產車間、藻類培育車間及養殖源水和尾水處理區都做了整改升級。生活區遠離生產區域,能有效隔離交叉污染。 翁田基地投入300萬建水處理系統,蓄水體積高達4000立方米。其二,配備高標準實驗檢測室,配套各類實驗檢測設備。且我們已經申請“全國水生動物防疫系統實驗室檢測能力驗證”。屆時檢測能力驗證通過,我們的實驗結果可作為農業農村部確定實驗室相關資質的參考,還可作為選擇承擔2023年國家或省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放流苗種病原檢測等任務實驗室時參考。 海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發展,我認為在硬件上的投資是不可缺少的,種源的挑選、標準的生產流程與及質檢的把控都是專業化的苗企必行之路,海聯更加側重朝品質方向去走。 水產前沿:為什么海聯僅在海南就建設了4個生產基地,包括去年在東方新動工的種苗基地,這些絕大部分都是重資產投資,在當前市場近乎飽和,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為何海聯還在選擇重資產投資的方向,主要是出于什么考慮?您對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如何判斷的? 蘇高楊:要打造穩定的高品質蝦苗,硬件條件必不可少,目前重資產投資是有很大的風險,重資產投入短時間很難收成本,但在養殖對蝦苗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們選擇重資投資籌建高標準生產基地,是為了滿足客戶,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們對海聯品牌有信心,也是對養殖戶負責。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條件優越的養殖場所將越來越稀缺,有能力的情況下肯定是要提前布局的。 其二,海聯4個基地分布在海南不同海域,大家應該知道海水也是有季節性。比如有些海區源水在某個月份會攜帶致病菌,那么我們可以采取育苗輪作的方式暫停某個基地,選擇最優水源的基地進行育苗。 水產前沿:有業者認為,現在各大公司的育苗技術大同小異,您是否同意這句話?海聯的育苗理念是怎么樣的?有哪些亮點?如何保證出品優質蝦苗? 蘇高楊:我并不認同這個觀點?梢哉f,不同種蝦品系、不同育苗手法、不同管理理念,最后出廠的蝦苗大不相同。 一家蝦苗企業能夠快速崛起必定有其背后的邏輯,有些是選對了種蝦,有些是憑借強大的渠道能力,有些是因為擅于整合資源。海聯快速發展,我們自認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經過多年沉淀下來的一套完善的育苗體系。 海聯打造高端育苗體系的六大關鍵點: 1、理念優先,堅持打造高端優質蝦苗,嚴格把關每個育苗環節到出廠品控,統一標準輸出蝦苗。 2、專業化技術團隊經過統一培訓,使用同一育苗手法,遇到問題,一起探討一起改進,目前海聯的所有核心技術管理員都是經過統一培訓具有7年以上的資歷。 3、海聯對種蝦的選擇和引進堅持合法合規,理性選擇、正關進口、檢測嚴格確保了種蝦質量的穩定性。 4、不剪眼柄;剪眼柄是一種讓親蝦快速回卵、人為調控產卵時間的常見手段,但剪眼柄催產的卵質量不如自然成熟的,因此海聯一直堅持親蝦孵化過程不剪眼柄。雖然幼體產量減少,但幼體畸形率大大降低(不剪眼柄約5%,剪眼柄的達15%),大幅提高幼體質量。 5、嚴格做好生物防控;從種蝦到生物餌料到育苗全過程進行嚴格的檢測,避免整個育苗體系攜帶病原。每一尾蝦苗至少經過3次檢測才能合格出廠。 6、育苗采取輪作的方式;生產期并不會全面使用,幼體按照不同育苗場的生產檔期進駐培育,例如4個育苗場中輪流使用3-2個,剩下1個空置出來。其中進駐育苗場的條件必須經過1個月徹底凈化消毒,包括水體凈化系統、育苗車間、出苗設備等。其他空置的育苗場需要反復檢測品管儀器、生物餌料質量,以免某一環節出現質量問題。 經過幾年的反復迭代,海聯技術團隊所總結的育苗關鍵點已經逐步滲透到每個育苗流程當中,潛移默化地在穩定提升蝦苗的出苗率以及質量,這兩年海聯的小苗出苗率基本都穩定在六成左右。 數字化升級,提升競爭力 水產前沿:據悉海聯在投資打造“數字苗場”,可以具體介紹一下嗎? 蘇高楊:是的,數字化管理是未來農業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趨勢,海聯公司一直致力于為客戶生產高質量蝦苗,蝦苗的生產環節眾多,如何高效管控各個環節至關重要,我們注重蝦苗過程的各項數據指標的把控,為了更好的追溯蝦苗培育過程的數據和更高效的服務客戶,我們從去年開始探索數字化管理工具,聯合快漁科技開發智慧苗場管理系統,把生產、銷售、管理數據打通,提質增效,提高苗場的數字化水平,海聯堅信數字產生價值,用數據驅動生產,嚴格把關蝦苗質量,做好一尾蝦苗,為養殖戶能拿到好苗堅持不懈奮斗。 水產前沿:近兩年北上育苗的企業越來越多,特別是集團型苗企,在北方基本都有布局,而且是重資產的布局。您對北方市場的發展是如何判斷的?海聯是否有北上的考慮?目前進行到哪一步了? 蘇高楊:近幾年,隨著北方養蝦業的快速發展壯大,北方對優質苗種的需求也愈加強烈。因此北方未來肯定是市場重心,同時育苗本土化的進程加快,北上布局也是當前市場的趨勢。但考慮到北方市場生產周期短,在北方完善一個配套齊全的基地,需要很大的投入。海聯目前是以與北方苗企合作的方式切入該市場,時機成熟時也會考慮在北方做進一步的布局。 |
重點推薦 |
|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水產頻道)”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聯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