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報道, 從2018年8月份國家公布非洲豬瘟疫情開始,農業部門頒布的防控政策基本做到了朝令夕改,甚至有時瞬息萬變,如此的兒戲讓養豬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坊間疫情卻此起彼伏。農業部門出臺的政策不顧行業疾苦,簡單“禁運”并沒有解決生豬的出路問題,反而導致養豬產區生豬滯留,生豬體重高達500斤以上仍然不能出欄,無論是中小規模養豬戶,還是大型養豬企業劫難難逃,損失慘重,養豬行業受到重創。 上下串通,配合默契,行業內的疫情瞞報已經成為“新常態”,東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福建等省尤甚。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門形式主義走過場,官僚主義不作為成為通病,養豬行業“四風”問題嚴重至極:屠宰場私宰病豬“成風”,基層政府點殺生豬“成風”,養豬戶暗殺生豬“成風”,行業內隱瞞生豬疫情“成風”。 非洲豬瘟屬于“糞口傳播”的疾病,放任大量的病豬進入屠宰廠污染環境,污染泔水,污染飼料,源頭治理形同虛設。一旦驚蟄過后,春暖花開,萬蟲齊鳴,蛙聲一片,非洲豬瘟疫情將成燎原之勢,中國養豬業的災難來臨已經不可避免。 在養殖行業,血漿蛋白和血球蛋白添加到飼料中提高營養水平已經成為常態,一紙禁令卻讓飼料企業手足無措。而當飼料企業正準備尋找替代品的時候,2018年12月2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91號公告卻又聲稱檢測合格即可添加血液制品,網絡上質疑的聲音又吵翻了天。對飼料企業來說,這消息卻是“喜從天降”。 按照91號公告類推,請問:如果泔水檢測合格能否繼續飼喂?《中國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明確規定煮熟的泔水可以喂豬,農業部卻公然違法,禁止泔水喂豬,導致泔水的流向成謎,基層養豬戶摸黑偷喂泔水現象層出不窮。無論是“八條禁令”,還是“九個必須”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泔水飼喂問題!岸虏蝗缡琛钡暮袈曉絹碓綇娏。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由于檢測條件的限制和取樣的不確定性,通過PCR檢測血漿蛋白、檢測飼料和肉品的安全性是非常不可靠的,漏檢的概率極高。 而從疫情發生之初,農業部門就禁止民間機構和養殖企業參與自主檢測,甚至發狠話將打擊私自檢測的機構直至他們傾家蕩產,打擊私自檢測的人直至他們身陷囹圄,養殖企業長期處于“檢測無門”的狀態。農業部門阻止自主檢測是導致疫情從東北蔓延至全國的根本原因之一。 “懶政”和“怠政”思維使得從農業部到地方政府都對基層養殖戶深惡痛絕,恨不得一夜之間將其趕盡殺絕,永絕后患。新年伊始,一個個規模養豬企業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給農業部門“保兩場”的夢想啪啪打臉,且規模豬場發病的現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中國人口多,但人均土地少,落實“適度規!别B殖,實現人人安居樂業,保持養殖糞尿本地消納,既減少了化肥的使用,又提升了糧食的安全水平,更容易實現養豬業的疫情控制,何樂不為。 試想: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的企業都是從小到大逐漸成長起來,它們在幼小的時候需要百倍的呵護,他們需要文化的積淀和傳承。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才是國民經濟的有力推動器,才是國家創新的源泉,才是市場經濟穩定的調節劑,甚至可以說是國民經濟的播種機。如果當初滅了小作坊,就沒有了今天的華為;如果當初滅了“三溫一古”,就沒有今天的溫氏。 我們的黨是人民的黨;我們的政府也是人民的政府。誰是人民?人民就是千千萬萬的中小規模養殖戶,而不僅僅包括已經成長起來的大企業。無論是微軟,還是聯想;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華為;無論是溫氏,還是牧原,都是從小長到大。大企業并不需要錦上添花,小、微企業卻更需要雪中送炭。 實現“2025中國制造”,就是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而農業部和地方政府假借環保和疫情消滅中小規模養殖企業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與國家的大政方針背道而馳的,都是在扼殺一個個明天的“華為”。 我相信:正義有時候會遲到,但不會永遠缺席。 建議:從飼料源頭(加熱)控制非洲豬瘟的蔓延;改造豬欄結構阻止接觸傳播;對疫區生豬實行病原和抗體雙重抽檢,對陽性豬群進行“拔牙式”清除,不搞大規模屠殺,足額補貼養殖戶,扶持養殖戶盡快恢復生產,“由點到面”鞏固和建立陰性豬群,盡快建立區域性防控機制。 |
重點推薦 |
|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水產頻道)”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聯系方式:020-85595682。